夏夏
白银价格冲上8190元/千克时,很多人觉得是炒作,但真正盯库存的人早就沉默了。
伦敦金库这个月丢了5.6%的白银,四个月流掉3100吨,不是谁在囤货,是工厂在抢。
光伏板、电子元件、太阳能焊带,全在吃银,而全球矿产产量却连续三年下滑,缺口越来越大。
这不是炒,是供需在悄悄拧紧。
2011年白银冲到49美元/盎司,那时没人信能再回来。
可现在,通胀没消失,只是换了个名字——能源转型、芯片国产化、新能源基建,这些都在悄悄推高白银的需求。
价格不是靠情绪撑起来的,是光伏板一块块铺下去、焊锡一根根烧掉、库存一点点搬空,才推上去的。
技术面破位不是巧合。
K线突破了八年形成的震荡区间,目标直指9800到10200元,这和2011年的历史高点折算后几乎重合。
作者说“1.1万”不是喊口号,是把历史、数据、现实三者串起来了。
你看到的是价格,他看到的是全球工厂的焊枪、印度的婚戒、欧洲的库存搬运车。
但别急着冲。
交易所刚调高保证金,监管在踩刹车,美联储的降息预期还在摇摆。
真正的机会不在一时暴涨,而在波动中看清节奏。
有人等的是“1.1万”,有人等的是“跌回8500再接”。
市场从不缺机会,缺的是分得清“趋势”和“噪音”的人。
我见过太多人追高被套,也见过有人在库存数据里熬了三年,最后等来一倍收益。
价格会波动,但真实的消耗不会骗人。
你信数据,还是信热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