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5年,左宗棠病逝,朝廷命人清点这位一品大员的家产。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这个年收入4万两的封疆大吏,房产9处,白银两万五千,23年积累还不如一年工资。这是清廉到了极致,还是另有隐情?左宗棠的钱到底花到了哪里?
1885 年9月5号清晨,福州,73 岁的左宗棠走完了他的一生。
从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到怆然离世,短短4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1870 年,左宗棠挚爱的妻子离世。三年后,他27岁的大儿子病故。
此时,左宗棠刚收复宿州,没有时间为亲人悲伤,一门心思都平定叛乱、收复新疆之上。
等一切尘埃落定,他成了名扬世界的封疆大吏。
可看着朝廷对洋人的卑躬屈膝,他内心深处无比失望。午夜梦回时,左宗棠也会忍不住因思念亡故的家人而失声痛哭。
他40岁入世,30年来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年过古稀的他,身体也每况愈下,想要含饴弄孙却也无能为力。
他原本只是一介书生,只想学以致用,报效祖国,可偌大的清朝却无可用之人,居然让他骑马持枪。
左宗棠强行向朝廷请了4个月的假,想安安静静地看一看青山绿水。可时势没给他这个机会。
法国以越南为跳板,对西南发起侵略。左宗棠得知后大怒,当即请命出征。
于是,时年71 岁的左宗棠招募 了8000 名士兵,组成恪靖定边军。
这一部队采用左宗棠的兵法,一支正面与法军仰攻,一支骑兵翻山越岭去攻打法军后路。
在整个中法战争中,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战。
镇南关大捷,中国转败为胜,令世界震撼。
只是,可惜的是,战争虽然嬴了,但签订下来的合约,依然是丧权辱国。
中国因胜而败,左宗棠痛心不已。73 岁的他,每天食不下咽,经常咳血。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抓紧时间写下一篇海防的规划蓝图,提出了 7 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写完蓝图后的第 38 天,左宗棠带着遗憾离世。
后来,左宗棠去世后,清朝官员清点其资产时,发现左宗棠做了几十年的封疆大吏,去世时却只留给每个儿子五千两银子。
左宗棠出自寒门,发迹后仍旧保持着简朴的作风,对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十分地吝啬,可是对国家和他人却十分慷慨。
在左公的遗嘱上,赫然写着:“我廉余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年谱中记载:光绪三年,6月,山西、河南大旱,陕西及甘肃庆阳亦饥,公倡捐养廉银万两。
同治元年他给儿子写信:“付今年薪水银二百两归……念家中拮据,未尝不思多寄,然时局方艰,军中欠饷七个月有奇,吾不忍多寄也。尔曹年少无能,正宜多历艰辛,练成财器,境遇以清苦淡泊为妙,不在多钱也。” 他不仅教导子弟俭朴度日,自己也过着俭朴的生活。
左宗棠常以“不欲以一丝一粟自污素节”告诫自己。传说一次有位下属拜见,临走时留下了一坛泡菜,他见礼物不贵重,也就收了。客人走后,家人打开坛子一看,原来是一坛金子。
左宗棠立即命人将客人追回,将“礼物”退回,还批评了一顿。左宗棠经手西征军饷几千万两银以上,但他不贪不占,连按官场例规享受的补贴也一概不受。
他时刻在担忧着中国的未来,竭尽所能地保护着我们的国土完整。他知道当时的中国是在怎样落后的情况下,任人欺凌。
所以左宗棠愿倾其所有,去拯救那个处于风雨飘摇中的祖国,他才是一位真正的晚清名臣!
百余载已过,那句“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依然在大地上回响。
美国总统华莱对左宗棠的评价很高:“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
一代能臣,功绩卓著,是为天下人之榜样。好在,还有一部《左宗棠全传》,道出一代传奇人物为国、为民、为天下的传奇一生。
作者评价 “左宗棠是帝国的鹰派、晚清的战神、民族的脊梁。晚清时期的每一件大事,只要有左宗棠参与,结局一定完美”。
《左宗棠全传》讲述了晚清名臣左宗棠早年出身寒素、身逢乱世,却书生戎马、屡著奇功的传奇经历,又重点凸显了他创办福州船政、甘肃机器制造局等实业,为中国近代化作出贡献;收复新疆,消灭侵占新疆的阿古柏势力,维护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左宗棠的一生写满了传奇和不可思议。
近古稀之年,不顾重病在身,披甲上阵,以抬棺入新疆的慷慨之气,激励将士誓死保卫边疆。在羸弱不堪的晚清统治时期,极大地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罕见的光彩一页。
读《左宗棠全传》,不仅可以从文中窥见他传奇的一生;更可以从他的名言警句中对左宗棠的为人处世略知一二,警醒自身。
越是了解左宗棠,就越能体会到他的伟大之处。越是今天,越应该重读左宗棠!(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台海网观点!)
感兴趣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获取《左宗棠全传》:
【海峡】左宗棠全传晚清名臣 铁相左宗棠历史人物传记清朝历史书籍【海峡】左宗棠全传晚清名臣 铁相左宗棠历史人物传记清朝历史书籍
imgarr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