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现实者
![]()
基金选择的十大常识!
基金最火的那年。我将基金视为矛,用于进攻,将收益视为攻下的城池用于白银期货的加仓。那段时间的节奏我认为是最舒服的,收益也是当时最高的,远高于9.24的小牛高潮。后来基金的崩盘打破了我的节奏,也让我感悟到基金的本质。结合网上基金选择的常识,我也归纳总结下一些常识,常识对于我们的生活与投资都非常重要。懂得以下投资常识对于新手的基金投资非常重要:
1 选老不选新
由于发行制度的原因,新基金的建仓时机并不能自己控制,新基金有可能会出现行情高位建仓的情况,导致基金持有者深度被套。而老基金在这个问题上控制较好,因为经历了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过程。但也要注意好估值,我通常选择估值低的基金。我觉得机会更大。
2 选大不选小
几个亿、几千万市值的这些基金,由于规模过小,它们被清盘的概率偏大。几十亿、上百亿规模的中大盘基金则一般不会有这个风险。这个也是相对风险而言,你想啊,盘子越大的基金,监管的力度肯定也是越大的,风险相对可控。
3 选被动型不选主动型
大多数主动型基金经理的水平都很平庸,我们在选择主动型基金的时候,大概率会选择到一个平庸的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导致我们最终获得一个平庸的甚至较差的收益。既然如此,还不如选择被动式指数基金,这样可以获得市场的一个平均收益,而且费率比主动型基金要低很多。
4 选宽不选窄
选择行业和赛道需要一定的投资认知。新手一般看不清哪个行业、哪个题材的未来前景会更好,一旦选错行业和主题,不仅可能会跑输大盘甚至可能会亏损惨重。因此,投资宽基基金,同时买入所有的行业和赛道对于新手是更好的选择,投资沪深300、北证50、中证500这样的宽基指数基金,风险小,不需要多少投资认知,最终至少能获得和大盘同步的收益。最好是结合定投操作。
5 买多不买少
不少新手只买一、二只基金,这样的操作风险是很大的。会面临更多、更大的行情波动。至少应该同时投资五只基金,有国内的,也要有国外的。有大盘的,也要有小盘的。有红利的,也要配置有科技的。建立基金组合可以分散投资风险的同时捕捉更多的投资机会。比如,我以前就看见一个高手的组合,里面由越南、恒生科技、纳斯达克100、北证50、创新药、基建、畜牧、消费等等的指数基金构成了一个组合。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的持仓遇到行情大跌时,跌幅会相对较小。并且有更多的机会捕捉到强势行情。其实,你可以理解这样的组合带有对冲的成分,能够较好的捕捉到机会。
6 选熊不选牛
买基金的最好时机是熊市,熊市基金普遍较为便宜,买入后未来上涨空间较大。牛市买基金,虽然可能不久就赚到钱,但是风险较高,普通人容易牛市里买在行情高点,潜在的下跌空间巨大。我通常的做法就是在熊市里看好一个基金,就加大定投的力度。到行情好起来的时候,适当减弱下力度。当有好的收益后,中断定投,并开始减仓直至全部卖完。而且我必定投证券,这个确定性高,这里我不展开解释。
7 选长不选短
基金投资并不适合进行短线交易。可叹的是市场里很多人都在做基金的短线操作。国内外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基金持有5年以上获利的概率在95%左右,而持有1个月左右的人盈利的概率只有50%。树立长线投资的思维是基金盈利的基础。结合定投开展,方法同上。
8 选好不选差
这个好、差指的是基金经理。一个好的基金经理才是你的盈利关键。要选择有名气的,这个名气主要是指他历年的业绩和回撤的控制,而不是所谓的网站或某宝推荐的名气经理。很多金牌经理我买过发现业绩一般。这个我建议大家可以去基金经理的履历以及历年的产品业绩综合评价,必要的可以去基金下面的讨论看看持有者的声音。一些优秀的经理是有专栏互动的,这个互动有时候是在亏损阶段,看他如何安抚投资者,这个我认为很重要,只要他有面对的勇气,也证明他还有方法及策略。很多我看都没有声音,最后甚至是更换了基金经理。
9 忽略广告效益,特别是红包诱导
某宝上面推荐的金牌经理,对基金还有个评分,这个可以参考,但千万不能盲信。特别是还有些通过红包买入基金,不要在意那个手续费的减免,而买入高仓位的基金。否则亏损后止损还会因为持有时间不够长而缴纳较高的手续费。
10 封闭型基金要慎重
有些基金有一定的封闭期,短的三个月,长的有一到三年的。再次期间是不能买卖的,这种新手我觉得要慎重,和新基金雷同。避免踩坑的方法还是不要碰。